歷史演進:7.文化期玉器文化介紹



文化期文化玉器介紹
1.紅山文化玉器

大約距今五千五百年前後,我國北方東部的廣袤地區出現了一種原始文化,以發現地內蒙古赤峰紅山後為代表,被稱為紅山文化。紅山文化的發展較遲,迄今不過六、七十年之久。歷史上紅山文化玉器出土較少,很少受到注意。近來,隨著考古發堀的推進,紅山文化玉器大量出土,使其聲名日益遠播。紅山文化玉器的器形十分豊富,其中引人注目的是一大批造型生動的動物形玉飾。各種鳥形(包括鷹、鶚、燕、雙鳥等)、獸形(以豬首為主)、龍形、以及龜、魚、蝙蝠、蟬等動物造形。出土的獸形玉玦,所琢獸首正視著豬,側觀似龍,或可稱為豬龍。此類玉玦往往一大一小配對出土,據説位於死者的胸部或腰際。大型的獸形玉玦,缺口有會離而不斷,也有完全斷䦕的,直徑可以達到14~15公分,身厚體重。獸形玉玦中間均開有大孔,在其背脊處或近頸項部常常鑽一小孔,均為雙面對鑽而成,故中部交會處出現一個台階,形成通常所説的外大內小的隔門孔。

紋飾和刀工
紅山文化正處於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開始階段,當時尚未出現金屬,更不可能使用陀機來琢刻玉材。皆以石治玉的原始時期。著名的「C」形玉龍,周身光素,僅在龍的額頭刻飾一組蓌形交錯的陰刻紋作為惟一的裝飾。細察此陰刻紋線的斷面呈淺而寬的「V」字竟,顯然是以手工磨刻而成。紅山文化玉器很少使用紋飾。偶而使用,主要也是簡單的陰刻紋線或淺淺的陽紋。刀法簡練,重在傅神。此時的玉器上較多地使用了減地平凸的技法,其上輔以淺淺的陰刻細線或淺浮雕式的陽紋,使主題更加鮮明突出。從殘留的刀疤痕跡看,它是先打孔,再以線鋸掏空內瞠,然後再將其內外打磨平整光亮。佳者已將馬蹄形器的內壁打磨得很光滑,不留下任何鋸切痕跡。紅山文化先民已經採用了被後人稱作「鎪」的新穎琢玉工藝來製作玉器。雖説片狀玉飾使用的「鎪」技法還很原始(考古表明,它的最早使用年代晚於南方的良渚文化玉器)。孔洞大多採用管鑽,明顯成外大內小的錐形,通常只在口沿處稍現喇叭口,或者孔壁比較平直。但孔洞仍以雙面對打為主,故交會處留有間隔。仔細觀察上的台階痕跡,可以以知道管鑽的管壁還是比較厚的,顯然不是金屬薄皮捲成的鑽頭,更可能是竹子或細的動物骨頭權充鑽頭。細察刀工,其陰刻紋線的剖面均為寬而淺的「V」字形,是用光利的硬石和解玉砂磨琢而成的。

玉質和表面特徵
目前見到的紅山文化出土玉器,其質地細膩光潤,手頭明顯偏輕。經查,它們主要用遼寧岫岩出產的岫玉製作的,很少使用軟玉質的玉材。而同一地更為古老的興隆窪文化出土玉器,則採用軟玉製作。二者的材質明顯不包。岫玉的質地比較細膩油潤,透光感良好,符合「石之美」的標準。而且它的硬度較小,易於加工,色澤亦比較豊富。岫玉由蛇紋石分子組成,蛇紋石失水之後,由於玉色較深會形一層淺黃褐色的灰皮。這層灰皮若布滿全器,便成雞骨白狀。由於岫玉的微觀結構比較疏鰲,入土久埋以後,也會出現沁色。沁色的第一特徵外深內淺。紅山文化地處在北方,雨量較少,氣溫不高,故出土的玉器大多保存良好,呈雞骨白狀者不是很多。相比之下,南方各地史前文化遺址也有一些岫玉飾品出土,其所受的土蝕、產生的玉質蛻變(包形成的雞骨白狀玉器),以及受沁的現象,要比紅山文化的岫玉製品更甚。紅山文化距今五千多年,晚期距今亦有四千多年。全器均以手工碾琢而成。以它的隂刻紋缐而論,如此淺而寛的「V」字形紋缐是與陀輪碾琢的紋缐完全不同。在高倍放大鏡大下,有的紋線上逐段磨刻的痕跡尚存。大的圓弧線是借助於圓弧形靠板,用手工磨刻的。小的弧形線可以憑手工直接磨刻而成,紋線多很輕淺,分段亦更加明顯。其孔洞大部分用管鑽鑽出,孔壁自然存一道道的擦痕,其交會處的台階亦不是現代鑽頭所能產生的。

其獸頭的造型也有很多變化。有的獸頭正面觀察時,可以見到雙耳尖聳,吻部前突,兩眼圓睜,口露獠牙,神態顯得非常威猛。有獸頭圓睛外凸,凝視鼻端,露出一般淡漠淒涼的感覺。從側面觀察,獸形又成了螭元虫一般,故亦有稱其為螭龍。獸形玉玦是紅山文化的典型玉器之一,故琢來技法嫻熟,線條疏展流𣈱。多以「擠」的手法琢出長吻的皺褶,增強了獸首的立體感,以減地平凸的手法琢出雙耳與圓凸的大眼睛,大嘴或閉或張,露出尖利的獠牙,或者以流𣈱的陰刻紋線勾勒出圓圓的大眼睛,在吻部刻幾道陰線表示皺紋,雖然只有廖廖幾刀,卻十分傅神,渾然若一 把動物的姿勢刻劃得栩栩如生。

紅山文化出土的動物玉飾中,最生動、最負盛名,最受世人稱頌的當推外形成「C」字形的玉龍,玉龍通常墨綠色,吻部突出,微微上噘,看上去上顎顯得肥厚有力。一雙細長的鳯眼凝視前方,長鬣後掠,未端高髙捲起,使玉龍充滿動感。額頭刻上一組菱形的網紋作飾,這也是全器惟一的裝飾,十分別緻。龍的細長身子自然回蜷,尾梢微微上翹,正好與微噘的吻部和高捲的長鬣相呼應,看上去配合得非常貼切。全器僅在口、眼等處輕輕勾勒數刀,刀法極其精準老到,分寸拿捏得恰到好處,從柔和造型中透露出剛勁之力度。龍身中部開一小穿,以便穿掛。一九九六年十一月北京翰海曾拍賣過一件紅山文化玉龍,成交高達兩百五十三萬人民幣,其造型與翁牛特旗出土者十方相似。 

馬蹄形器。此物外形碩大,為一上粗下細的薄壁圓筒形玉器,其上端斜削,並且將上端的口沿磨薄一些,卻又不使出刃。下端(即口徑較小的一端)平切,近端部處開一個或二個小就。從出的情況看,此馬蹄形器有的位於死者頭上方,有人以為是髪箍之類飾物,有的卻位於死者胸部,有人以為是護臂之物。紅山文化玉器上絶少出現平整的直線。大多數看似平直的部位,以直尺一貼靠近,發現均屬內凹的。外方內圓四角渾圓的璧形玉飾,其四條邊均往外微微弧凸,連兩個也不是平的。一些片狀的小玉飾,由於其邊緣均被倒角磨禿,其截面多為扁扁的橢圓形器。

2.良渚文化玉噐
大約距今五千三百多年前,太湖流域一帶的江南地區出現了高度繁榮發達的良渚文化,遺存文物中,影響最大的是玉器。琢有精細緊密而又神秘詭異的神人獸面紋的良渚文化玉器,是史前文化出土古玉中之佼佼者,被世人譽為巧奪天工的傑作。良渚文化玉器的問世,充分證實我國玉雕史上的第一個高峰真正形成了。一九八六年蘇州城西的吳縣嚴山發現了一處春秋晚期吳國王室的玉器窖藏,從中找到一些良渚文化的玉璧。良渚文化出土的玉琮主要有兩種造型:一種玉琮近似立方體而稍扁一些,此類玉琮選料精細,玉質較佳,作工精緻,器表光亮,其上大多琢有精細繁密的神人獸面紋,或者飾簡化的獸面紋。即使到良渚文化晚期,出土的玉器上幾乎都成為光素無紋了,此類玉琮上仍然存在簡而又簡的紋飾。另一種為四方柱體狀,外形細而高,明顯上端稍粗、下端收縮變細的特徵。良渚文化玉器中有不少小型的琮狀玉飾,射徑一般只有2~3公分,有的甚至更小,高度一般只有3~5公分,很少達到7公分以上。中間竪穿一孔,外型四方,四面刻飾簡化的獸面紋,有的有神人的雙眼,有的像獸面紋的雙眼和凸起的橋形凸面,最簡單的只不過刻上幾條橫紋,卻不忘分成一節節的。璧是一種圓形的片狀玉器,中間有一孔。視孔徑的大小,玉器有不同的名稱,璧是指孔徑小的玉器。<爾雅.釋器>「肉倍好謂之璧,好倍肉謂之瑗,肉好若一謂之環。」良渚文化玉看似平整的一塊,放在平的桌面上才知道,它的中部要厚一些,四周稍薄。

紋飾和刀工
良渚文化玉器上的精細隂刻紋線,並不是鯊魚齒刻出來的,而是利用尖利「他山之石」刻琢的。比如有天然尖角的金剛石小晶體、天然剛玉,甚至某些硬質石材都有可能。這是指在良渚文化玉器表刻飾的纖細繁細緊密的陰刻紋缐。戰國玉器上出現的𨔼絲細線相同,均是用金剛石刻玉刀,藉人力手工刻出來的。用高倍放大鏡細察,可以發現它並不是一刀刻成的,而是用刻玉刀多次刻劃在同一部位,併組成一根粗線的。另一種粗而深刻的隂刻紋線截而有平整的斜坡出現,給人似曾相識的感覺。原來它與紅山文化玉器上磨刻的隂刻紋缐非常相似,也是尖利的石材加上解玉砂,如琢如磨,碾琢而成的。這是一種史前文化特有的陰刻紋線,截面略成「V」字形。另外還有一種陰刻線的截面比較渾圓,用以磨刻的石材或者是尖角已被磨禿,或者乾脆是用軟質片狀物磨出的,其上偶有清晰的擦痕可見(用髙倍的放大鏡觀察),無疑是靠手工碾琢而成。讓展示部位凸顯出來的辦法,是將其四周的玉料磨掉,它自然就凸起來了,稱減地平凸。先在玉片上以隂線刻劃出圖樣輪廓,再在應該捨去的部街,以管鑚掏出小孔,穿入筋弦,裝上鋸引,小心地用線鋸鋸出所需的圖形,再以陰刻紋線將畫面補充刻劃完整。這就創造出一種新頴的鏤雕(透雕)技法,被後人稱為「鎪」,俗稱拉絲工。這是玉雕史上出現最早的鏤雕技法,不但在使用時間上早於紅山文化的同類玉器,所雕刻上明顯要更勝一籌。因此,學術界把良渚文化看作片狀玉器上的鏤雕技街,啟其先河者。從出土的良渚文化玉器表面留下的鋸切刀疤可知,良渚文化先民鋸切玉料時使用兩種不同的鋸切方氣。大型的玉料(如玉璧、玉琮之類)是用線鋸鋸切的。把筋、弦之類線狀物張緊在鋸弓兩端便組成線鋸,鋸切玉料時,弓弦緊壓在玉料上,來回拉動鋸弓,弓弦壓迫潮溼的解玉砂,來回磨擦。以缐鋸開料時,留下的刀疤是向上的弧線。此類刀疤(即漢剫)。漢剫的特徵,可以給鑑別古玉提供很大幫助。良渚文化先民要用原始的程鑽,用手工鑽出如此細小而深刻的孔洞來,難度是很大的。雙面對打,口大裡小,交會處自然形成一小小間隔,孔壁上布滿一道道擦痕。用管鑽淺淺鑽出一圈圓的紋缐,不但尺寸精確,形狀規準,只要在圓圈外面梢加勾勒,便成神人(或獸面)的眼睛了。良渚文化玉器的重要特徵之一是,玉器的表面打磨得十分光亮(只有少數殮玉例外,如玉璧)。如同玻璃光澤似的,被人稱為玻璃光或玻璃包漿。如今膺品從質地、器形到手工琢刻的紋飾都能模仿,惟獨最後一歩打光,因其法早已失傅,故最易在表面光澤和包漿露出破綻。玉璧大多中間厚而邊緣薄,玉琮的每一個大平面,實際上是由兩個外撇的小平面組成的。一些圓柱形玉器,看上去外形很圓,柱面也是直所。用手一摸,才發現它的外圓有一稜一稜的感覺,表明它是全靠手工一點點磨圓的,而且柱面上下並不平直,用尺一靠,中部向內微收。良渚文化玉器多出現了方和圓的組合,或者直線與弧線的組合。有些內孔較大的器物,連內孔的孔壁亦被仔細打磨得平滑光潤,「刀痕盡化」,這些精美玉器的質地明顯都很精良。

玉質和表面特徵
良渚文化玉器的質地不很純淨,主要成分為陽起石,也有陽起石-透閃石,或稱透閃石質,均屬軟玉之列。史前文化玉噐中,算是質地較佳的玉器。絕大數玉材中均㚒雜有各種色斑和筋條脈理,外觀往往雜駁不純,從而成為良渚文化玉器一大特色。石性較重,透光極差。出土後玉器表面以青綠色為主要色調,其中㚒深褐色、褐紅色、蒼黑色或灰白色的筋狀、條狀或斑塊狀的雜質。可分為三種類型,第一類的玉質較佳,玉色較淺淡,筋脈斑塊不顯著,看不到雜寛。出土時,其玉質大多已嚴重受蝕,蛻變成雞骨白或象牙黃狀,最受藏家歡迎的質地主要見於玉礞。。第二類的玉質較差,玉色較深,從綠褐色到蒼黑色都有,玉中大量筋狀,脈狀或斑塊。主要見於玉璧、高身玉琮等大型玉器中。第三類的玉質純淨瑩澈,一點雜質也不夾巷。玉色或青或綠或竟,偶爾可以見到小塊的白淨玉料。主要成分為陽起石或透閃石類軟玉,其外觀、質感及出土後的表面形貌均與和闐玉相去甚遠,可以說二者完全不同。剛出土質地很軟,用指甲可以掐得動。由於良渚文化先民遺留的古玉料十分難得,即使是殘損的良渚文化玉器,價錢也不便宜。良渚文化玉器上的精美玉器,多採用減地平凸和陰刻細線結合在一起。

3.商代早、中期玉器
大約在公元前一千六百年,成湯㓕桀,建立了商朝。據<史記.殷本紀>載,商共傳了十七世,三十一王,前後統治了五百多年。由於商代早、中期的王室陵墓迄今尚未找到。目前見到的商早、中期的出土玉器為數不多。器表以精細的雙鈎陰線、減地平凸、淺浮雕、陰刻細線等技法,碾琢出獸面紋、花瓣紋、凸弦紋等紋樣。尤其是獸面紋首次出現「臣」字形的眼睛。刀上碾刻的陰刻細線,既平又直,粗細非常均勻。由此可見,商代早期已開始使用砣機琢玉了。學者認為商早、中期王室不太重視玉器,而更加看重青銅器。因此國內古玩界通常把夏和商代早、中期玉歸於一類,不再細分,甚至統稱其為「夏器」。

4.殷商玉器
大約在公元前一千三百年,商王盤庚遷都到殷以後,就固定下來不再遷徏了,故史稱殷商,是商代晚期。殷商共歷八世十二王,至帝辛(即紂王)而亡,共計二百五十四年(按<史記.殷本紀>記載為二百七十五年。目前見到殷商玉器,主要從當時的王都遺址(即殷墟)出土的,也就是在今小屯村一帶。其玉質非常精美,和闐玉製品占很大比例。據估計,歷年來被盜走的殷商玉器數量要遠遠超過科學發掘出土的玉器數量。因此,殷商時期被考古界公認為我國玉器發展史上的第二高峰。正因為殷墟首次出土了和闐玉飾品,受到歷代統治者的青睞,使嗜古玉之風愈來愈盛,到宋代成為擧國上下的一種風尚。婦好墓是迄今為止見到的惟一未受到盜擾的殷商王室陵墓。墓主婦好的名號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屢有提及,她是武丁王的三個法定配偶之一,生前立有赫赫戰功,大約死於武丁王末年(公元前一二五O~一一九二年),至今已有三千二百多年了。婦好墓共出土各類玉器七百五十五件。殷商時的禮儀類玉器以婦好墓出土的數量最多,品種最齊全。琮、圭、璧、環、瑗、璜、玦等等。最精美的殷商玉雕人像當推婦好墓出土的一件跪坐玉人。

紋飾和刀工
殷商時出現了我國玉器製史上的第二髙峰。此時的玉工具有十分高超的琢玉技藝,善於挑選玉料。殷商時已經出現了巧妙地利用玉材的天然皮色。佩帶的玉飾及重要的陳設用品,則大多選用精美的和闐製作。這也是殷商玉飾備受中外藏家歡迎的原因之一。殷商用玉數量很大,因此不但殷商王室在國都設有王室專用的琢玉工塲,各地的大小方國也很少例外。殷商出土玉器中,大凡刀工精細、採用雙鈎陰缐來琢刻紋飾,其眼睛大多是以「臣」字眼來表示。商代初期琢玉工具出現重大變革,首次採用人工砣機來碾琢玉器。原始的砣機是靠人力來牽引圓片狀的金屬砣輪(即刀片)旋轉,轉動的砣輪壓迫溼的解砂磨切玉器,從而碾琢出各種紋飾來。<詩.衛風.淇奧>有「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記載,描繪出古人琢玉的情況。雙鈎陰線來描繪紋飾的做法始見於商代早期,盛行於殷商時期。另一種琢刻是把雙鈎陰缐外的地平磨去,就留下一條凸起的陽紋,稱「減地平凸」。若把紋線以外的地子完全剔平,紋線就完全挺立在地平之上,成為真正的陽紋,行話稱「剔地陽紋」。

玉質和表面特徵
殷商玉出土的玉器品質最為精良,其中不少玉器是考古界公認的和闐玉製品。尤其是婦好墓出土的玉器,經科學鑑定,大部分是和闐玉製品。因此,和闐玉進入中土的時間,最遲不會晚於婦好的生活年硎,距今三千二百年之前。由於久埋地下,時間長達三千多年,其器表大多黏有土鏽。殷商玉器上的沁色種類十分豊富,以赭、褐、黃、鐵繍紅四種為主,還有黑褐色、赭黑色、等很常見。受沁的玉器雖多,沁色卻總在局部地區出現。 

5.西周玉器 
在公元前一O四六年一月二十日凌晨,周武王親率大軍與商師戰於牧野(今河南淇縣)鎬,只用了一天,就滅掉殷商,在鎬京(今陝西長安縣)䢖立周王朝。到公元前七七O年周平王遷都雒邑為止,共二百七十多年,史稱西周。由於各地大小諸侯都受到<周禮>的約束,其用玉制度必須合於禮制,否則便會受到西周王室的懲罰。按規定,大小諸候在祭祀和葬禮中不能用全玉(即全部玉器都以和闐玉裝作)。從二十世紀五O年代以來,考古出土的的西周玉器總數不下一萬件,已遠超殷墟考古出土的玉器數量。

紋飾和刀工
良渚文化玉器上的纖細陰線和西周玉器的細如毫髪的陰刻紋線,應該都是後世戰國到兩漢玉器上著名的「游絲細缐」。「一面坡刀」是西周時的典型特徵之一。玉器的銘文始見於殷商,西周時仍可見到。考古出土的西周玉器中的沁色,大多不十分深濃,若透光映現,在高倍放大鏡下往往可以看到「牛毛紋」似的特徵,或者可以找到絲狀、點狀的色素濃集之處。沁色邊緣的彌散現象,確實是外深理淺。有的沁色是沿裂紋沁入的。由於砣輪的改良,刀工漸趨精細,玉工技法的改良,便「撤」的刀法出現較多,磨出的斜坡逐漸增大,最後演變成清晰的鈎撤技法與一面坡刀法。杏核眼是西周特徵之一。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有關出土古玉的鑑定

每日頭條:從沁色鑒識古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