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演進:4.漢至南北朝玉器文化介紹

漢至南北朝玉器文化介紹
西漢初期繼承了戰國和秦代重視佩玉,不再注重傳統的禮儀用玉的作用,用玉制度更趨實用。由於統治者對玉器使用量激増,加之玉路暢通,促進玉雕業的極大發展,琢玉技藝更加精純,出現了我國玉器發展史上的第四高峰。公元前二O六年八月,劉邦採用韓信的計策,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大敗秦將章邯,十月劉邦至霸上,兵臨咸陽城下,秦王子嬰投降。以後楚漢爭鬥。公元前二O二年,項羽兵敗自殺,劉邦稱帝,漢王朝正式成立,定都長安,史稱西漢。漢末,王莽篡政,建立新朝,史稱東漢。公元二二O年東漢㓕亡。對玉雕業而言,西漢玉器和東漢玉器一脈相承,很少區別,統稱為兩漢玉器或漢代玉器。漢朝從西漢建立到東漢覆㓕,前後共四百二十多年。一九六八年農民孔忠良在咸陽渭河北原韓家灣狼家溝水渠邊發現一件白玉璽印,印面陰刻籇書,「皇后之璽」,螭虎紐。秦始皇規定,只有天子可以使用玉璽印。西漢時此禁令已廢止,<漢舊儀>載:「皇帝六璽,皆白玉,螭虎紐。」,漢制,皇帝與皇后均使用玉璽。自漢代起,等級最高的玉器是玉璽印。河北滿城中山靖王劉勝墓出土的兩枚螭虎玉印皆不琢印文,這種現象在其他漢墓亦有發現。

漢代玉器分為三大類:即禮儀用玉、葬殮用玉和實用(裝飾)之玉。第一代南越王是秦始皇手下的大將,始皇帝二十八年(公元前二一四年),臨終把政事托付給趙佗。南越王國一直與漢王朝並存,而較少來往。

禮儀玉器

玉璧、玉璜、玉琮等等。

殮葬用玉

玉晗、玉蟬、玉握、玉豬等等。南越王的葬禮制度都保留秦國、甚至戰國後期的遺風。有套絲縷玉衣儘管穿在趙佗的孫子趙佗身上,可是趙昧在位只有十五年左右。趙昧玉衣現規格和中山靖王劉勝的玉很相似,前者共用二千二百九十一片玉片,後者為二千四百九十八片玉片。

實用玉器

玉人、玉舞人、玉鞢、鷄心珮、玉翁仲、剛卯、玉劍飾、圓雕動物、玉舖首等等。大約到西漢中期以後,玉串飾日益減少。

紋飾與刀工

漢代是一個創新的偉大朝代,此時一改春秋戰國時期神秘抽象的繁縟圖案的風氣,玉器紋飾更趨向實際。漢墓出土的鏤雕的大型榖紋玉璧,琢工一流。璧上的一顆顆從平平的地上圓凸而起,側光而視,地子勻平如鏡,表明玉工的琢玉技藝已達到很髙的境界。戰國時普遍使用的出芽榖紋(即渦紋,也有人稱其為臥蠶紋),此時仍有見到,其芽尖大多縮少成針尖狀,也有變化不大的出芽穀紋可以見到。不過大多數榖紋已成為半圓球形,一顆顆圓凸在外,手感不如戰國生硬硌手,但比明、清兩代生硬的多。玉劍飾上採用高浮雕技法碾琢的螭虎紋是漢代玉器中形像最為生動逼真,最具時代特徵的紋樣之一。螭虎的頭形如貓(方首),雙眼圓每,肌肉發達,行動矯健有力,身子曲折盤旋,充滿力度。從其局部放大的畫面可以清楚看到,螭虎雙目炯炯有神,四肢的筋肉凸起,渾身是勁。宋代的螭龍看上去身子細長,顯得瘦弱無力。有的身子貼伏地上,更顯得無精打釆。尤其是頭形窄而尖,與壁虎相似,雙眼不圓凸在外,嘴巴尖而向前伸出,很容易辨認。漢八刀、另一著名的刀法是纖細飄逸的陰刻紋線,將此類紋線稱為游絲細線,或稱游絲描。游絲細缐都在戰國與兩漢之間盛行。除了漢八刀和游細線這兩種名聞遐邇的刀工外,漢代著名的刀工還有高浮雕與鏤雕。從技藝角度看,高浮雕的難度遠大於漢八刀。此時碾琢的螭虎,雖無體毛裝飾,其尾巴卻多以綯索紋作裝飾。刻出的綯索紋一根根凸起在外,若小心以手撫拭,感到手感生硬,並不圓潤。螭虎的頭部,特別精神,以手撫摸,卻感到生硬,卻感到硌手,連兩隻圓圓凸起的大眼睛,手感亦不圓潤。這些都是漢代螭虎紋真品的重要特徵。鏤雕也稱鏤空雕,也有人稱其為透雕。鏤雕技法在戰國時,碾琢出不少巧奪天工的佳作。到漢代時,技法更加精純,在鏤雕的同時,可以把淺浮雕、高浮雕、各種陰刻技法,甚至把局部的圓雕技藝都使用上。除了上述漢八刀、游絲細缐、高浮雕和鏤空雕四種著名刀法之外,還有一項難度較大卻並不出名的地子處理技法。漢代的一些大型穀紋玉璧上,為了達到美侖美奐的境地 ,對穀粒的地子處理也相當仔細,務使一顆顆穀粒拔地而㲟,圓凸在地平上,四周的地子則碾琢得勻平如鏡,此稱「陽紋地平」。漢代的其他陽雕作品,也有類似的特徵也可以找到,如線條挺刮,凸起的紋樣與周圍地子交代得清清楚楚,絶不拖泥帶水。

玉質和表面特徵

按史書和古代文獻記載,和闐玉是在漢代開始大規模輸入內地,由此看來,漢代玉器應該都採用和闐玉製作。尺寸較大的禮儀用玉,就不一定都使用精美的和闐玉,一些大型玉璧就有使用水蒼玉。進入漢代明之規定,帝后的玉璽必須使用白玉製作。<禮記.玉藻>:「天子佩白玉而玄組綬,公侯佩山玄玉而朱組綬,大夫佩水蒼玉而純組綬,世子佩瑜玉而綦組綬。」鑑賞古玉時,不但要関注它的製作年代、器形、紋飾、刀工等等,也要注意顏色。三代及三代以前的古玉時,並不強調顏色。從漢代開始,必須注意玉的顏色,玉色以白為貴,此早成為中外藏家共識。由於白玉很難找到,凡碾琢大型玉器,都使用青玉。由於入土年代較久,一般均在二千年左右,玉器表面都出現不同程度的受蝕或質變(灰皮)。如土蝕斑痕、土隔、土氣、水沁及灰白、程度不等鷄骨白等等。南越王趙昧墓中出土的不少玉器已呈現雞骨白質變。真正的和闐玉製品,即使入土時間很久,亦不曾見到糟糕不堪的情況。古代戰國、秦、漢的人都不戴帽。

魏晉南北朝

縱觀我國玉器的發展史,魏晉南北朝這三百多年,是玉器製作又一低谷。公元二二O年東漢滅亡,群雄並起,天下大亂。以後魏、蜀、吳先後稱帝,三國鼎立。混亂的局面直到西晉建立才漸趨統一。西晉短促,只有五十一年。晉武帝一死,賈后趁惠帝無能,把大權抓在自己手中。南朝:東吳、東晉、宋、齊、梁、陳合稱六朝。北朝:東魏、西魏、經北齊、北周又趨統一。南方與北方分為南北兩朝,史稱南北朝。盛行一時的玉殮葬制度,隨著漢王朝的覆滅。只有玉晗和玉握,殮玉的形制仍然與前朝相似。實用玉器出土不多,品質似乎也不很精良。玉劍飾,在此亂世不再流行,其紋飾多採用簡單勾連雲紋,一般採用高浮雕的螭虎紋作裝飾。漢代,中下等軍官使用不起精美的高浮雕螭虎紋玉劍飾。南越王趙昧和中山王劉勝墓中出土的玉具劍都使用螭虎紋玉劍飾。南北朝琢工沿漢代技法,辟邪的雙眼圓凸,怒視前方,張口怒齒,形像兇猛,身上刻有上述兩種裝飾紋樣(斜線紋),並在身上琢出翅翼。
      自東漢末年開始,中國玉器史上,出現了位於兩漢玉器的大發展和唐宋玉器再度繁榮之間的一次大低潮。這個低潮時期歷時非常之長,經歷了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幾代,持續了數百年之久。在三國、兩晉、南北朝此一時期,玉器的生產,無論是在數量方面或在品質方面,都急轉直下遠不如過去。從考古文獻來看,墓葬中出土玉器非常之少,且體積又小,大型禮器和成組佩飾更是難以見到。這種情況的產生,一方面可能是受到當時佛教美術繁榮,以及玄學流行的衝擊,但最重要的一點,乃是戰爭頻繁所致。戰爭的頻繁,使玉器工藝技術及風格轉變,無法一如承平時期,那麼有規律及一定的脈絡可尋。戰爭所造成的破壞力,更使我們對這一時期玉器的認識、鑑定和斷代上造成了極大的困難。如河南洛陽北魏王室墓,江蘇、南京等地的南朝皇陵,均被盜掘破壞一空,殉葬玉器所剩無幾,使得我們對此時期王室貴族用玉情形所知有限。
      魏、晉玉器主要屬東漢餘風,史籍記載圭、璧等禮器,在皇室禮儀之中仍有使用,但出土品卻極少見。墓葬制度自曹魏黃初三年文帝下令,禁止使用玉衣開始,葬玉之風即一落千丈,僅留有寫實而又簡括的玉豚、玉蟬之類的玉雕,在有限的範圍內盛行。玉豚、玉蟬從外形上看來,與漢代的玉製品類似,造型線條簡約,刻工簡單有力。所不同點為,漢蟬體形厚重紮實,腹部略為鼓起;魏晉之蟬則細小輕薄,腹部平順,且作工和玉料質地稍劣於漢代。螭紋沿襲漢制,仍在繼續使用,但已不若漢代螭紋盛行狀況。常見於劍飾及璧上,紋飾改以往高浮雕工法為淺浮雕,螭形趨於柔美,圓軟而無漢代剛勁之氣。南北朝以後,螭紋作為主體裝飾較為少見,似已進入消失階段。而就在此一時期,唐以後相對定型的龍紋形態,卻進入了一個孕育期。圓雕玉件以異獸為大宗,這種情況的出現,一方面是受我國原有異獸神話的影響,另一方面則因西域通後,西域異獸及有關異獸傳說流入東方,經輾轉相傳,而成為神化表現的藝術題材。異獸以有翼獸居多,多數做為玉鎮使用,所象徵的意義是祥瑞的,所表現的是異獸的勇猛和先知。從出土魏、晉、南北朝玉器可知,其風格大多繼承兩漢,有所創新者,唯有玉盞和玉耳杯。玉盞和玉耳杯多數素面無紋,玉耳杯為道家思想和陰陽五行的卜術相接合,走向神秘的仙幻境界所產生的玉作。王室、貴族以其盛天上露水,配之仙丹靈藥,幻想能夠長生不死,得道飛昇。
     魏、晉、南北朝玉器在發展形式上是衰退的,出土玉器寥若晨星,做工簡略樸素,精工者極少。但在工藝美術的其它種類卻得到重大發展,其中尤以金銀器物的成就最為輝煌,它填補了玉器衰退後所出現的空白,並成為統治階級用來表示財富的主要方式。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有關出土古玉的鑑定

每日頭條:從沁色鑒識古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