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出土古玉的鑑定

第一篇:出土古物鑑定秘笈
對於全國各地古玉器的鑑定,由於玉器的出土地點、坑口環境、風土習俗、宗教禮儀等因素的不同,玉器本身所具備的特徵也不同,因而鑑定方法也就各不相同。 所以鑑定時,必須綜合考慮古玉的各種特性,決不能因為某一件器物或是某一特徵以前沒見過,抑或是國家館藏沒有,就一棍子打死。 我們必須要運用科學、辯證、理性、全面的方法去鑑定。 時間和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最好標準,只有通過長時間學習專業知識,不斷的對玉器進行盤玩、觀察、試驗、總結,你才能提高自己的鑑定水平,鑑定起來就會得心應手,不會打眼。
出土古玉的鑑定,有人覺得先鑑定工藝特徵,也有人說先鑑定玉質。 我通過大量實踐認為:這些想法值得榷。 現在如果再採用古代的加工方法製作,完全可以仿造出古代的工藝。如果是老玉新工,估計打眼是十拿九穩的事。 說,工藝文飾在鑑定過程中,主要還是作為斷代的重要依據。 如果一件玉器的新、老都斷定不下來,斷定它的年代是否還有意義呢?“皮之不存,毛之焉附”,一樣的道理。 綿延8000年的玉文化史,從考古發掘看,中原地區真正使用和田玉,是從商代開始,戰漢才得到廣泛使用,並且受禮制所限,更多的還是就地取材,特別是一些陪葬玉器,更是用料一般。 所以,玉質的鑑定,並非是鑑定玉器新老的首要因素。 我沒有從玉質,專業理論術語等方面談起,是因為很多專家的書籍上已經講的非常全面、具體,這裡不必要再浪費紙墨。
下面我分別從古玉的沁色、鈣化、包漿、形變、土蝕現象、加工工藝等各方面的成因,鑑定要點一一解說,因為這些特徵是玉器在土壤中經過數百年甚至數千年自然變化形成的,也是鑑定玉器最根本的要素,很多特徵更是仿造者無法企及的,所以從出土玉器本質的變化特徵說起,才是科學的,比較有說服力,更是鑑定古玉的根本。
在鑑定運用時,這些方面絕不是孤立的,它們是相互聯繫或是同時存在的。 所以,必須幾方面的特徵同時具存,才能下結論,否則就會以偏概全,繆之千里。 以下是自己多年來通過學習,實踐總結的經驗,因為才學疏淺,有的觀點乃筆者管見,難免有不周之處,望大家給予誠懇地斧正。
一、沁色鑑定:
1、成因:我國著名材料學家劉如水先生從微觀上解釋了沁色的成因,這一觀點具有很強的說服力,也和本人的思想不謀而合。 他認為:玉器長久的埋在密閉的墓穴或是土壤中,受土壤、地溫、地濕、坑內物質等的影響,玉器本身分子發生質變,結構水散失,使其孔隙變大,土壤中的各類顯色雜質會慢慢侵入玉質內部,就會產生各種各樣的沁色。 比如黃色、紅色或是赭色的土沁,是由於土壤中的三價鐵離子侵入玉質內部,由於侵入的多少而呈現黃、紅、赭等不同的顏色;黑色沁是土壤中或是坑內物品的有機質侵入玉質內部發生碳化反應,以及含碳物質腐爛後慢慢侵入形成,比如衣冠、棺木等,而非水銀所致。 實驗證明:水銀不融入水,無法侵入玉質內部。 所以水銀對玉的沁色沒有影響;層疊絮狀的水沁現象,是由於玉器長期在水中發生物理、化學反應後,產生了分子內部結構的變化,形成了類似絮狀、飯糝狀現象,我們稱之為“飯糝”,而非真正沁色(黃色部分除外,為土沁)。
2、鑑定要點:
A、玉器幾乎都有沁色。 考古發現證明:玉器超過一百多年就會產生沁色,所以出土玉器幾乎都有沁色,很少例外。 當然,受沁的速度還要視玉質本身的質地以及坑內環境而定。 玉質好的,受沁就慢;玉質差的,反之。 幹坑、水坑受沁較慢,濕坑、坑內物品腐爛厲害的,受沁較快也較嚴重。
B、​​沁色變化豐富,分佈不固定,過渡自然,深入肌理,有層次感,並伴有土蝕、縫裂(通常說的出土玉器“十玉九裂”)、灰皮等現象,用水把外表泥土沖掉後,玉器表面會很乾淨,絕不會臟乎兮兮。 玉器的邊緣沁色深,內部淺。 這說明沁色是先從邊緣侵入,然後慢慢滲透。 人工作色則呆板,浮淺,均勻,無變化。 偽品外表故意沾上些雜物、泥土,爛鐵塊、爛銅渣等,弄得臟乎乎,貌似土銹。 我接觸的許多古玉中,類似瓷器上那種土鏽的現像是很少見的。
C、玉器陰陽面受沁不一,陰面受沁程度,沁色變化較陽面厲害。 這說明陰面受地溫、地濕影響大,玉器分子結構變化大。 假貨沁色則兩面一樣,無明顯變化。
D、盤玩時,原來玉表看不見的沁色會顯現,比如黑沁點。 看見的沁色會流失或流動,比如黃色的土沁。 白玉會產生淺赭色,這是由於玉表進行氧化還原反應,或是補充分子結構中的分子水時,分子移動所致,玉器也會變得潤澤,通透。 假貨盤玩過程中,沁色基本無變化。
E、如果玉器受土壤中的礦物顏色影響而形成的沁色,盤玩或泡到溫水時,會出現掉色現象。 這是因為土壤中富含鐵離子顯色成分所致,比如山東南部的紅土中出土的玉器,由於土壤成分富含鐵質的影響,多出現紅沁。
因為玉器鈣化或者縫裂之後,分子結構發生改變,內部比較疏鬆,會吸附土壤中的礦物顏色,但有的部位因為顏色吸附不是很牢,所以在用溫水浸泡玉器時,玉器會掉顏色。 此種情況,在你盤玩時,也會出現掉色現象。 但是,當你盤玩到半熟,顏色不再掉時,保留在玉器裡面的沁色,那才是玉器的分子與土壤中各種物質的分子發生化學、物理變化後留下的沁色。 這種沁色不但不會消失,盤玩時,還會出現增多、擴散、變化等現象。 (比如生坑狀態下看不見的沁色,盤玩時會出現等等。)
這種現象,很多玉友不了解,更不清楚它的成因,在鑑定時,一見掉顏色就會認為是化工染料染色,判為假貨。其實,這種現象鑑定很簡單:只要做一下PH值試驗便一清二楚。
這就提醒各位:碰見這樣的情況,不要一棍子打死,要充分考證出土地的土壤,然後綜合分析其他的特性後再做決斷。
F、受沁但沒有鈣化的玉器,用燈光打過,都是通透的。 沁色部分斑駁,變化豐富,沒有沁色的地方都會呈現肉紅色,這是由於長期在土壤中受顯色雜質的影響所致。 人工作色厚重的部分不透光,變化死板,無沁部分呈現玉本色。
G、有沁色的玉器,用開水燙後,用PH值試紙測試,基本呈中性,極個別因為土壤的酸鹼度不同而有例外,但PH值變化不會很大。 假貨因為是化工染料所致,會偏酸或是偏鹼。
H、在放大鏡下觀察,沁色部分會夾雜深色的小點或是絲縷狀,分佈自然。 比如牛毛沁也是其中的表象。
I、水沁的玉器盤玩時,水沁部分有變化,但變化較慢,主要原因是玉器長期浸在水中,玉質蛻變過程較慢,所以出土後氧化還原過程也緩慢。 假貨根本無水沁變化一說。
J、如果是銅沁的玉器,一是聞一下會有銅鏽味。 二是開水局部燙一下不但有味,還會掉色。 實驗證明:銅沁極易溶入水,如果盤玩或是見水,很快銅沁就會消失。 建議如果有銅沁的玉器,最好不要盤玩或見水。
K、土沁較重的玉器久放在空氣中,會出現失色現象,同時還會出現自然包漿。 (這是否與有人提出的“意盤”觀點有些類似?)個人認為,這是由於玉器放在自然環境下,玉表與空氣中的氧氣發生氧化反應所致。 當然,不可能排除還會和空氣中的活性氣體發生其他的化學反應。
L:如果玉器內部出現黑色小沁點,在盤玩過程中,這些沁點會成雞爪狀擴散延伸。 偽古玉不可能做上這種小沁點,更談不上變化。
M、水沁形成的絮狀現象,一般隨玉質內部的綹裂同時存在。 而玉器內部原來具有的,則分佈不規則,散亂無序,基本看不出綹裂現象。
二、鈣化鑑定:
1、成因:鈣化的成因也是由於玉器分子結構發生質變,失去結構水再加上地溫等條件影響慢慢形成的。 常見的有雞骨白,象牙白,象牙黃之說。 作假鈣化主要有火燒和化學試劑所造。 還有一種貌似鈣化狀的,質地較差的石類物質冒充鈣化,這種情況比較容易甄別。
2、鑑定要點:
A、鈣化過渡自然,分佈不固定,並伴有沁色、縫裂、土蝕、灰皮等現象,即使鈣化的玉器,只要沒有腐蝕,柔潤的包漿依然存在。 鈣化古玉如果有裂縫,縫裂細長而自然彎曲,會不斷延伸。 火燒或化學原料所造的鈣化,會生硬無光澤;火燒的佈滿均勻、短小、平直的裂紋;偽古玉更不會多種現象同時存在。
B、​​將鈣化的玉器放在溫水中,會發現多處縫裂中會有連續不斷的,細小的氣泡冒出。 這是因為玉質內部分子結構質變後變得疏鬆,會不斷吸水,陶器一樣的道理。 直到完全浸透,這種現象才會消失。 拿出來放置一段時間後,仍然如此。 偽古玉不會出現以上現象。
C、鈣化部分多有開窗出現,開窗的形狀變化不一,並且開窗與鈣化邊緣過渡自然。 放到水中浸泡後觀察開窗現象更明顯。 偽古玉無開窗,界限明顯,無過渡,死板生硬。
D、玉器陰陽面的鈣化程度不一樣。 陰面較陽面鈣化厲害,陽面多見開窗現象。 偽古玉則無明顯變化。
E、盤玩時,鈣化部分會慢慢還原回玉性,少則數月,多則數年,會慢慢通透,潤澤。 並且原來鈣化部分看不見的沁色會出現。 偽古玉盤玩無變化。
F、鈣化部分燈光打過,不會通透(片狀鈣化程度差的除外),但鈣化過渡的邊緣部分則通透,過渡自然。 偽古玉界限分明,無過渡。
G、鈣化的玉器,還會伴有地彎、氧化突起現象產生。 這一點將在“形變鑑定”一節詳細說明。

註:上文轉錄至---- http://jianbao.artxun.com/----

第二篇:古玉鑑定六點方法及辨偽四誤區

近年來,高古玉的仿品水平不斷提高,並且突破了前人鑑定古玉的一些理論,給辨偽工作帶了新的難題,致使許多博物館收藏家對高古玉不敢問津,有的懷疑一切,有的又片面的擴大化的肯定一些高仿品。面對近年的高級仿品,過去和現在的一些鑑定古玉的方法已不適應當代古玉的辨仿。現需要我們不要停留在原有的鑑定理論上,從客觀實際出發,針對仿品的不同特點進行科學研究,深入市場,不斷總結實踐經驗,進行科學的、客觀的、全面的分析鑑定,而不是依靠帶有主觀性的推理、考證、猜測去鑑定真偽。下面根據我個人多年的收藏經驗、市場經驗總結以下六點鑑定方法,有些是前所未有的新方法。六條作用可以互相轉換。
一、工藝痕跡鑑定
談古玉工藝,主要是古玉加工工藝。 其無外有兩大方面,其一為清以前至新石器時代的古代手工及半自動化工藝、其二為近代電動砣具工藝及砂袋 中、砂箱拋光工藝。新石器時代晚期,中已發明手動砣具,拋光用解玉砂、獸皮輪 物砣、棉、麻布輪砣等,其特點為鑽孔多為喇叭狀,長孔多為對鑽而成,孔為中細,兩端大,孔壁可見粗細不等博的螺旋紋,且表面光滑。機械孔壁則較規整,留有細密均等的螺旋紋,另外,孔口邊緣也可發現硼碴。這是穿孔鑑定重要方法。戰國鐵器發明以後穿孔則較規整,但孔壁螺旋紋還不同機械孔壁螺旋紋細密均等。新石器時代與商周之時拋光多用解玉砂、獸皮等為之。10倍或20倍放大鏡下可觀察粗細不均,但較為順暢的細凹線,間或也有雜亂無章細凹線,區別於機械拋光或仿照古法拋光的細密均等較為平行的細凹線。這種工藝是鑑定古玉真偽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主要鑑定方法,望大家多觀察實物,多比較,需強調一點:必須用放大鏡才能觀察鑑定。
二、氧化鑑定
這也是鑑定古玉極為重要的方法之一。氧化是指玉在各種自然環境下與空氣、水及其它物質所產生的化學變化。氧化有三種現象:一是鈣化程度輕重不一的雞骨現象;二是蝕孔、蝕斑現象;三是氧化嚴重成粉狀。從礦物學角度上看玉器,它的質地緻密程度是不同的,也夾雜含有一些其它物質,在長時間的化學作用下質地弱的部分,特別是玉器表面可出現不同程度的浸蝕形成的小孔洞,有的口小腹大,在放大鏡下可觀察到孔內的化學變化形成的閃亮結晶體,這一點是目前任何方法都不能偽造的。再一種有氧化情況較重,通常在玉器表面鈣化形成白斑,程度輕重不一,但自然地覆蓋在玉器局部或全部,程度輕的,表面仍有光澤,嚴重的則浸蝕成粉末。重要一點是:玉薄弱部位通常氧化較重,火燒假玉器就不這樣。目前用酸類物質浸蝕偽造的玉器,其表面通常呈大面積凸凹不平的浸蝕,蝕孔、蝕斑明顯,可以說砣工化盡,這樣處理的古玉其蝕孔常常是外大里小,無結晶體,呈斑駁狀。 此種方法需注意的是,有個別 物作偽者利用天然氧化成的玉料作成器,這需從加工痕跡上看氧化 物 是否具有普遍性。
三、凝結物鑑定
包漿通常是指玉在各種環境中,由其它物質在玉器表面粘附形成的一種物質,主要有三種形式:一是土壤中可溶 博性礦物凝結物;二是玉器表面粘附墓土或腐爛雜物;三是傳世品上的污垢。這幾種物質都很微妙,顏色不一,通常是靠多年的對實物觀察所得。出土品的包漿是凝結在玉器表面的物質,這種物質在放大鏡下觀察也呈斑駁狀,有的是礦物質溶化後形成的;有一些是透明狀;有的則是墓土。無論哪一種,都十分自然,凝結較實,並伴有墓葬氣味,這種氣味有的即使刷洗也仍然有,這也是氣味辨偽的一個重要方法。假器就不是這樣,包漿鬆散,無墓葬味,無透明礦物質,即使有泥土包漿堅固的,也是膠 一類物質所為,一燒、一洗即知。現流行一種把古玉用細鐵絲纏上,放入土中數月或數年後取出,紅褐土銹可固結在玉上。但古玉很少與鐵一類物質共同存放、埋葬,只有一類玉劍具是如此。這樣的偽中品有的竟然在一些拍賣行出現,並且在玉器上很明顯地看出用鐵絲纏過的痕跡。真不可思議!
四、藝術水平鑑定
這也是最難仿製的素。在中國玉器製作工藝史上,每個時期都有特點鮮明的藝術風格,不同時期有不同的藝術風格,而且,每個時期既有成熟的藝術,又有不成熟或成長中的藝術。熟悉各個時代、各個地區的玉器工藝水平是鑑定古玉的先決條件,這就要求我們不僅要看一些玉器理論書籍,而且還要多看玉器圖錄及博物館、收藏家的實物資料。另外,還要從歷史的角度去思考,列寧說:對任何一個歷史問題的研究判斷、結論,都必須把這個問題放在當時的、具體歷史條件和社會文化中去考慮。在古代玉器藝術水平中,成熟的藝術是當今難以仿製的,具體體現為那些藝術水平高的玉器更難仿製,鑑定起來也相對容易,正所謂有形無神。 闢如漢代玉人物、馬、獸類,特別是圓雕作品,那種圓潤、飽滿、流暢的線條,迄今仍極難仿製。可以說,愈是技術含量高的大件作品,圓雕作品,器型複雜作品 ,愈容易鑑定。原因是製作難度大,容易留下破綻;相反,那些器形簡單的、藝術含量低的玉器仿製特別容易,鑑定起來更難。
五、沁色鑑定
沁色鑑定重在學習理解古玉長時間在各種存放環境下與所接觸的器物之間的顏色變化,實則是實物現象,它所產生的自然質變到色變。我們通常叫“沁色”,如古玉存放於紅色漆器內,可能受紅色沁,黑則可能產生黑色沁,黃土內埋藏,則可能產生黃褐色沁。在強白燈光下觀察,沁色通常是在玉的接觸部位薄弱或自然解理、綹等部位所產生的。然後沿解理或裂隙部分擴大滲透,嚴重的可浸透全器,這叫“滿浸(沁)”,盤玩之後顏色鮮豔,大多沁色顏色由灰白變紅。重要一點是:通常情況下,真品沁色比較單一;顏色較暗,較亂的沁色和鮮豔沁色就值得懷疑了。真品即使玉有解理、裂隙,但不是接觸部位,不一定有沁色。採用化學或物理方法仿造沁色通常為滿沁。也有局部沁,特點是沁色較多,火燒偽沁並不一定在玉的薄弱或裂隙處進行的。通過強白燈光下觀察可知這一點。但有用高科技沿玉解理或綹處進行激光偽造沁色的。還有一點就是玉的存放環境乾燥或玉質緻密可以無沁。 中博
六、氣味鑑定
此種方法較不易握,玉器埋藏環境的不同,氣味也不同,大多有墓葬味、土腥味,還有傳世味。 一般玉器氣味以新近出土最為濃烈,熟悉這種氣味最好的辦法是多嗅老窯陶瓷特別是新近出土的陶瓷氣味,尤以戰國、漢代陶器為重要,它們的氣味與同墓出土的玉器相同。此種方法僅限於新近出土或近期出土的玉器,對於鑑別那些偽造出土古玉特別靈驗,它們不僅沒有墓葬氣味,相反,有種刺鼻的化學氣味或單純的土氣味。 此種方法要求我們多實踐、多對比,才有所收穫。 但有一點需注意的是:帶有泥土雜物的玉器,不論早晚出土,必須有墓葬味,用水一浸或呵氣其味更大,反之,無味則必假。
古玉辨偽四誤區:很多談古玉鑑定方法,常以下列方法作為主要鑑定方式。根據中國古玉出土的數量以及我們研究的水平,還遠遠不夠,特別是商至漢的玉器類型學還不完善,我們發現的數量更有限,每一次大量玉器的出土,都有一些新的器型、新的藝術風格、新的類型,所以,下列老生常談四點鑑定意見充其量,也只能作為參考而已。
(一)、造型辨偽。
有些資料很強調這一點,其實原始藝術出自於民間,歷史上所有的玉器的造型,對於現代科技華及民間藝人來說,仿製還不算太難。造型及某些藝術風格現在並不能作為辨別真偽的內容。但也存在某些特別精湛的造型的藝術品特別難仿,這就是所說仿品的有形無神了。難仿的是藝術水平,而不是造型。
(二)、玉質、玉材辨偽。
其實,玉的質地與真偽並沒有直接關係,千種瑪瑙萬種玉,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古玉材都十分繁雜,每個時代,玉材都很複雜,《山海記》記載玉的產地有二百多處。只能說明的是:商周至秦漢,重要禮玉多用和田玉材,但也不絕對,也常伴有其它不明產地的玉類出土。 特別是近年,高仿古玉基本不用玉粉及俄羅斯、阿富汗白玉。 玉材不可用辨偽依據。
(三)、紋飾辨偽。
千萬不要一遇到同種紋飾數量較多的玉器即認為是偽器,同一品種,甚至珍貴品種集中出土一批,也在情理之中,有些人眼中的古玉精品好像世間只有一件,只要看見第二件就說這是倣此製做。不要忘記,在商周秦漢數千座王侯貴族墓葬裡,我們只由政府發掘了屈指可數的幾座完整墓葬。由各種原因出土的玉器大部分還都散存於民間,它基本上是不朽、不腐、不碎的。我們知道:當前古玉的高科技作偽都已利用電腦成像,玉器紋飾並不復雜,都比較容易仿出來,但也有未知新的紋飾玉器出土,也不值得大驚小怪。所以當前以紋飾不能做辨偽依據。
( 中華 四)、風格辨偽。
很多人一眼望見形制特殊風格的精品,就不再細看,就不屑一顧地妄斷偽品。 其實,不是形制超越時代局限所為的風格玉器的存在,是可以理解的,它是一種合乎自然規律的東西,不值得大驚小怪,不能以先入為主的思想去觀察玉器,很多朝代玉器類型學的建立目前還不成成熟。再重複一句:“數千座壟斷玉器的王侯貴族墓,我們只發掘屈指可數的幾座。由政府所掌握的玉器數量大概還不到古玉總數的千分之一。”這是不可爭 辨的事實。每次發掘,我們都會 華博看到新風格玉器出土,今後還會發現新的風格玉器作品,當然每個時代,有其特定風格,但這早被作偽者掌握。
其他還有:“以科學發掘為主,顏色辨偽等”均不太適合玉器辨偽方法,僅能作參考而已。另外,無論哪一種鑑定方法,多屬於階段性成果,沒有一成不變的自然法則。作偽水平的提高促進了鑑偽水平的提高,而作偽的水平會無休止的發展下去,這就要求我們不能拘泥於傳統方法,停留在已掌握的技術水平之上,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這就需要我們不斷地深入研究,不斷地深入市場,深入實踐,多摸索,才能長期地提高我們的鑑定水平,不唯經驗論。 華
現在文物界有一個普遍認識:只要是研究某領域或專題文物理論文化的大專家,大師級人物,就一定毫無異議地認為他同樣也是鑑定家,我們不懷疑文物理論研究有助於文物鑑定,也有一少部分既是理論大家又有實踐鑑定經驗。但事實上,文物學研究和文物鑑定是兩個概念。文物研究,如玉文化研究可以坐在室內,在文獻上研究,至著書、立說。 博物但他不一定是一個鑑定真偽 的專家,鑑定真偽是實踐學,是市場經驗,是收藏經驗,是那些夜以繼日對實物研究,痴迷的收藏家,而不是有些所謂 的文物理論家。直白地說,現在玉作坊的玉工大多都能看出古玉或仿古玉的“老工、新工”,但他們對玉文化,或理論研究可能一竅不通;再者,我們求鑑定,也不要迷信權威部門,權威 物人士,高齡人士;我們首先看權威部門的專題文物收藏量,權威人士是否象收藏家那樣,整天有資格接觸藏品?是被動研究? 還是興趣研究?是否經常去市場研究?特別是鑑定偽古玉與年齡無直接關係,因為當前鑑定偽古玉的對象主要是近幾年的高科技造假,老辦法不夠用了。這就要求我們辨證對待人和物,有些學者在某些文物領域的理論與文化研究確為大家,乃至大師,德高望重,但辨偽未必有水平,因為那是屬於另一門專業技術 物華 。

註:上文轉錄至----【李彥君】 2004.08.27----


第三篇:簡要高古玉鑑別方法
1:斷新老:器物的鈣化,沁色過渡自然,並且深入肌理。(短時間作假,絕對不會如此)
2:看包漿:古玉除了被腐蝕外,都會有包漿,最重要的是,打孔及刀工中的包漿應該與外面的包漿一致,並且渾一 體。有的還會有局部的氧化突起同時存在。
3:盤玩時,有鈣化的地方會慢慢的變回玉的本性,根據鈣化的輕重,時間有長有短:上面的沁色會逐漸變淺,但不會消失。 完全變化後,玉器會很潤澤。假貨則絕對不變。
4:把玉器放進80度左右的溫水中,鈣化的,會從裂縫中連續不斷的冒出細小的氣泡(因為鈣化後,改變了內部分子結構,變得疏鬆了)。 沒有鈣化部分不會出現此現象。
5:放進水中或是沾上水,用水捏搓會感到有一種粘粘的感覺。並且每次都如此,直到盤玩通透。
6:盤玩中的器物,見到汗液或是水後會有一曾灰皮出現。(出灰現象)
7:用PH值試紙測試,基本會成中性。(與當地土壤結構也有關)
8:玉器都有自然的裂紋,這是由於玉器長期在地下,受地熱,地濕等影響,張裂所致。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十玉九裂”。這也是出土玉器的一個明顯的特性。
9:出土玉器都有陰陽面,因為受地濕地熱礦物質等的影響,陽面變化較陰面變化小,也就是鈣化,沁色,腐蝕等比陰面差。
10:看反光,因為古玉是手工加工而成,由於用力不均,加工面會有很多細小的面組成,所以迎光看時,會有不聽的反光。

第四篇:淺說高古玉的基本現象及特徵
一、高古玉來源
1 、傳世品 ;
2 、出土品。 出土品包括:( 1 )古代祭祀用品(多為燔玉);( 2)天災人禍埋於地下;( 3 )陪葬品;( 4 )窖藏品。 高古玉傳世者比出土者要少的多 。
二、高古玉表面變化
高古玉的剖琢面因氧化質變已由當年的玻璃光澤變為含蓄的蠟質光澤。 這點與高古瓷釉面的變化有不少相通之處,這種質變是一種有量變到質變循序漸進的過程。 高古玉入土後因所處地質環境不同,外在面貌千差萬別,古舊狀態各異 。
玉由多種礦物質構成,各種玉材硬度、密度的不均及可滲透性的差異,決定高古玉長期被氧化侵蝕後,一般會有晶點及程度不同的蝕斑(土咬) 、蟲蛀(蛀孔)等現象。 蟲蛀為口小內大的自然蝕洞,洞內有結晶體,器表有不同程度分佈不均但很自然的蝕斑麻坑點 。
從狹義講,玉體薄弱部位易受沁,謂之“沁門”;從廣義講,玉石剖琢面盡已顯露肌理,所以通稱“沁門”,只不過各部位受沁程度不同罷了 。
出土高古玉歷經兩千餘載,因受地下水土雜物沁染,一般受沁質變明顯,土沁味濃重,器物厚度越小,此特徵越明顯,只要經常觀察對比,準確區分新老之間的差別是不難的。 玉質堅韌、地質環境好者,亦有品相完好如新之器,但仔細觀察玉質改變 。
三、冰茬條狀紋
冰茬條狀紋是在自然沁蝕下玉質天然紋理的顯露現象,常與蝕斑、蟲蛀並存,綹裂、溝槽等玉體薄弱部位易先受沁成冰茬條狀,理同木筋 。
四、冰裂紋
入土年代久遠而出現的老裂紋現象,通常是玉質的內部有裂紋,器表撫之無痕,既使在放大鏡下亦不易顯現縫隙,主要由熱脹冷縮反復作用等原因造成。
五、質變、紋路、鈣化、石化現象
質變 :玉內出現玉花(豆花)、蟎斑、粘稠狀、飯糝斑、雲翳斑、梨花斑、胡椒眼、魚子斑、芥子斑、螞蟻腳 。
紋路 :玉面出現竹葉狀紋、網狀紋、牛毛紋、毛細根紋、細羅紋、雞骨白、象牙白、魚骨白、糙米白、梨皮、桔皮、蛤蟆皮、荔枝核、棗核、碎瓷紋等狀,此類質變以形命名,不拘一格 。
鈣化 :亦稱氧化白斑。 鈣屬鹼土金屬元素,銀白色輕金屬,化學性質活潑,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態存在。 在氧化反複分解和地下潮濕、酸、鹼長期作用下,玉面鈣化成點、斑、片等狀 。
石化 :玉器在氧化分解及水土等腐蝕物長期沁蝕作用下,因質變玉質鬆軟,土漿沁入,玉石不再透明,逐漸石化成點、斑、片塊等狀 。
六、次生結晶現象
高古玉在地下潮濕環境的長期作用下,次生結晶體經毛細管組織析出器表,形成少量斑晶,呈雲母光澤。 白色為透閃石晶,黑色為陽起石晶。有顆粒狀、粉末狀、針狀、石榴子、冰花、雪花、冰糖塊等形態各異的晶體組織。 玉器加工面出現次生結晶體這是很重要的古舊特徵之一,用顯微鏡觀察結晶體,多細小星光閃爍 。
七、高古玉表面光澤特徵
高古玉玉面多呈油脂性,有的如年糕或果凍狀,比當年的光澤油潤更富油脂感,玉面油膩滋潤是出土古玉應備的特徵之一。 古玉光澤也已由玻璃光變為臘質光,柔光幽幽,美而不艷 。
八、高古玉多有通透立體現象者
因玉體淨化質變、油膩滋潤而出現玉質通透的立體狀態,此為出土高古玉的特有徵狀之一。 此現象與古瓷釉面的“糠玻透晰”現像極相似,這種通透立體狀甚至有水晶般質感,內中雜質及質變結晶可歷歷在目。 有詩為證 :立體通透謂古玉,糠玻透晰瓷中求。今人難獲千載物,珍稀只為緣者留 。
九、高古玉吐灰、淚漿及排渣特性
吐灰(出灰) :有的僅限於陰線內,有的局部呈斑塊狀,有的整體吐灰,一般為銀白、黃白色 。
淚漿 :玉面有高濃度液體流淌過的痕跡,面積大小不一,質地較為鬆散,有凸起感,顏色一般為黃白、灰白等色 。
排渣 :玉久埋地下有淨化排渣功能,能把內部雜質逐漸排出,變的玉體通透 。
十、高古玉生坑、熟坑之別
生坑高古玉是帶棱角的,熟坑高古玉工藝棱角有相當圓滑過渡。 現代贗品採用球磨震盪設備製造表面氧化質感,工藝棱角圓滑,氧化層均勻浮淺。
十一、高古玉的老化萎縮現象
部分高古玉因年代久遠而老化萎縮,有明顯的縮身、老裂或橘皮紋現象,理同老年紋。 下述梨皮、桔皮、像皮等即屬老化萎縮形成,而魚腦凍、冰糖塊等應屬質變結晶現象 。
十二、燔玉
古代祭祀(山河、祖先、鬼神)多用美玉,儀式亦多用火燒掩埋。 所以,燔玉都有火燒紋。 但部分火燒高古玉是由火災及地下煤自燃殃及葬玉形成,燔玉同具老化質變現象 。
十三、出土高古玉的含鐵量
出土高古玉所附土質含鐵量高,這是土壤中鐵質沉積親和所致,有濃重的土沁味,久而不退,多有程度不同的土沁痕。 高古玉的土沁痕是深入肌理的,水洗不掉,做舊者土沁不牢,一洗就淨。 這種沁痕用透視法一望便知,與古瓷鑑別同理,此法為重要的鑑別方法之一。 部分生坑高古玉凝結物牢固,有的是礦物質凝結,有的透明,顯微鏡下斑駁陸離 。
十四、高古玉受沁類形
高古玉受沁類形,從性質上分,主要有土沁、石灰沁、金屬沁、硃砂沁、染料沁、酸鹼鹽沁、漆類沁及其它雜物沁;從形狀上分,主要有沁點、沁紋、沁脈、沁片等。 土沁有沁成老土紅(褐紅)者,年代要早於鐵鏽紅;鐵鏽紅為受鐵沁或土沁所致,色黃紅,重者棕紅、赭紅。 部分高古玉因受沁帶有明顯的灰皮、鐵鏽紅、白水沁、水銀沁、朱沙沁、綹裂沁、根鬚沁、花臉沁(多色沁)、全色沁等狀。 有的沁蓋沁(沁色上蓋以不同沁色),有的沁色蓋以鈣化或結晶體,沁色都已沁入肌理 。
高古玉在濕熱、酸鹼度高、多腐蝕物的環境中受沁快,在乾冷和少腐蝕物的環境中受沁慢。 高古玉真品經盤玩,雲霧狀白斑、鐵鏽紅及灰皮退得很快,有先後層次感。 色沁有隔紋隔斑沁者真,色沁有深淺,深處不透光。 一般水銀沁盤玩後也不會透光,只能像黑漆古越盤越亮,清光襲人。高古玉即使無沁色,細看玉理也已產生變化,會有程度不同的魚籽狀、飯糝狀或爆米花等狀的質變或鈣化斑點 。
高古玉放入盛有酒或其它液體的青銅器皿中,會因銅氧化物而沁綠玉器,受鐵沁亦然 。
有的高古玉帶磷沁(密封環境易生成)、松香沁、蜜臘沁,呈形狀不一、大小不等的油膩、透明、半透明或果凍斑塊狀。 磷沁光澤如新,能發出玻璃般的光澤 。
十五、高古玉各種沁色
高古玉沁色屬次生色,是在玉體原色基礎上受外因作用沁染上的色彩,沁色多少不一。 有的受多色沁,斑斕多姿,以受五色沁者為貴。 凡受沁者,以多沁色正、雅而有序為美。 沁色可以說五花八門,名目繁多 。
縱觀前人金石著述,高古玉沁色以清末民初劉大同的《古玉辨》中提及的最多,其意如下:受黃色滲透,色如甘栗的叫“甘黃”;受松香滲透,色如蜜蠟的叫“老甘黃”;受靛青滲透,色如天青的叫“甘青”,色澤如青衣;滲透到玉質內,色深如藍寶石的叫“老甘青” ;受石灰輕度滲透,紅顏如碧桃的叫“孩兒面”,盤出後尤如碧霞璽;受水銀滲透,呈黑色的叫“純漆黑”,此黑不是地下水銀造成,而是殮屍坑中水銀滲透而成;呈紅色的叫“棗皮紅”,色深的叫“醬紫斑”,原說人血沁染不實;受銅器沁染的,色澤翠綠叫“鸚哥羽” ,比翠石更嬌潤,用熱水燙洗會有臭氣發散 。
此外,玉受沁的雜色特多 :
紅色有:鶴頂紅、人參朵、硃砂片、燕脂斑、雞血紅;
黑色有:烏雲片、淡墨光、黑漆古、多貂須、美人髻;
紫色有:茄皮紫、玫瑰紫、羊肝紫、紫檀紫、靈芝紫;
青色有:鐵蓮青、竹葉青、蝦子青、熊膽青;
綠色有:松花綠、蘋果綠、蕉牙綠、瓜皮綠、鸚鵡綠;
黃色有:蜜蠟黃、米色黃、雞蛋黃、秋葵黃、栗色黃、老酒黃、黃花黃、黃楊黃 ;
白色有:雞骨白、象牙白、魚骨白、糙米白、魚肚白、梨花白、雪花白;
還有梨皮、桔皮、像皮、駱駝皮、黑蚓跡、魚子斑、魚腦凍、螞蟻腳、鵝眉黛、牛毛紋、灑珠點、古銅色、細羅紋、銀灰色、瓦灰色、冰糖塊,雨過天晴、梅花數點、長虹貫日、太白經天、金星繞月、玉帶纏腰、紅日東昇、秋葵西向、孤雁宿灘、蒼龍浴海、桃花流水、銀灣浮萍等名目 。
沁色名目繁多,其實就是紅、黑、白、綠、黃等幾種基本色調,其它都屬過渡色。 某些色調形成的機理眾說紛紜,至今也不甚明了。 名目雖多附會,卻也詩情畫意,充斥著玉文化優雅恬淡的閒情逸趣;茶前飯後,閒暇之餘,聚氣凝神,觀摩審視,對陶冶情操,充實人文生活大有裨益 。
十六、高古玉的硬度
“千年古玉爛如泥”說法不確,事實是器物在地質環境中因所處位置深淺、酸鹼度、溫度、乾濕度不同,其狀態也會千差萬別,這點與古瓷同理;地質環境是由地理方位、氣侯條件、墓道等不同地下狀態決定的,出土時形態各異,不一而足 。
有的玉器在地下因氧化、沁蝕、質變而變軟,出土後見風才能慢慢恢復硬度,如果不注意操作方式,第一時間提取或擦拭此類器物時,就有可能程度不同的對器物造成損壞或留下印痕。 冥器有的有異味,如玉衣類(腥臭墓葬味) ,異味侵入肌理,洗刷亦難驅除 。
十七、高古玉的製作痕跡
高古玉系工匠用砣具手工製做,砣痕為小麻坑狀;典型的砣輪啄刻痕跡,轉彎處跳刀明顯;採用游離沙式的研磨方式,解玉沙拋光痕跡為粗細不等、雜亂無章的沙划痕,拋光面下凹。 因古代設備簡陋,穩定性差,器物從解料、紋飾、鑽孔、研磨都會留下製做痕跡。 孔多為喇叭狀,中間細兩頭大,兩面鑽孔者見斜坡、絲台,孔壁光滑,見粗細不等的螺旋紋 。
戰國鐵器發明後,鑽孔已較為規整,但孔壁螺旋紋還達不到細密均勻的水平 。
現代設備穩定性好,高速鑽孔直圓有崩茬,孔壁螺旋紋細密均勻;固定磨削式工藝平面一般凸起,拋光痕均勻規整,作品與古代工藝相比有明顯差別。
古老的琢玉機(亦稱木凳)一直沿用到新中國成立前 。
高古玉受時代生產力水平的製約,各代又有其特殊的工藝特徵:如商代的“折鐵角”,周代的“一面坡”,春秋的“隱起紋”,戰國的“透雕”、“平雕”、“淺浮雕”,西漢的“游絲毛刀”及陪葬品的“漢八刀”等工藝,這是具時代風格的典型技法,都屬高古玉收藏愛好者的研究重點 。
十八、高古玉氧化質變和腐蝕受沁
真正的高古玉由於年代久遠,因氧化、腐蝕、受沁都會產生硬度變化、色差變化、滲透過渡等現象,要在實踐中不斷認真觀察、反复領悟,才能掌握真品在自然環境中氧化質變,腐蝕受沁的變化規律及體徵形態 。
十九、高古玉包漿特徵
所有高古玉都有包漿特徵,狀態不一。 包漿是一層皮殼,是器物表面因氧化形成的自然保護層。 人類撫摸玩賞也能形成包漿,但同自然包漿有本質上的不同。 人為包漿是油漬等雜物凝聚而成,再經化合才能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包漿。 自然包漿是一種物質經氧化作用轉化為另一種物質的蛻變現象,是自然質變層,是歲月留下的跡象,是不可仿造的歲痕 。
凡高古玉,一般都有為抵禦氧化沁蝕而形成的一層包漿,包括雞骨白類也不例外,盤玩脫胎後有種自然熟透、滋潤幼滑、光澤柔和、熠熠生輝之感,絕無生澀之象。 凡經盤玩仍現乾枯生澀之象者,定有贗品之嫌。 包漿厚而完好者,多帶有蛤蜊光彩,但不及瓷器明顯 。
北方乾冷地段出土的高古玉有完好如新者,但玉質已變,玉面因氧化受沁等作用已鬆動,上手盤玩油脂汗漬易沁入,能較快形成較厚的包漿層,而新玉卻不能 。
高古玉有“水坑多斑點、火坑多裂紋、幹坑多土沁”之說,水坑不如火坑,火坑不如乾坑。 幹坑出佳玉,上手易脫胎,脫胎歷輪迴,珍稀價無比。
高檔玉若經入土——出土脫胎——再入土——再脫胎,歷數輪迴,那會珍稀無比的。 據說史載 ​​一小塊數番脫胎的羊脂玉可染紅一大缸水,不知確否? 但脫胎美玉備受世人珍愛,卻是無人質疑的 。
新品經拋光上蠟過油後亮而滑,光外洩且淺薄,而高古玉的瑩透質感(熟舊感)是怎麼也仿不出的 。
凡贗品皆用劣質原料,用現代物理化學手段製作的,器表已永久性損害再難脫胎;用火燒、油炸、暴晒等方式處理過的,質地粗劣,髮色乾澀混濁、似是而非,毫無自然神韻可言 。
玉石不管新老,斷茬都起毛,斷茬亮而光滑者決非玉石 。
二十、高古的水晶瑪瑙
水晶瑪瑙的硬度高於玉石,自然條件下,變化比較慢,其高古作品亦可參照上述標準靈活掌握,此類高古作品,目前價位遠遠偏低,升值空間很大 。
以上所述為出土高古玉應具備的基本特徵,凡舊氣特徵開門者必為古物,若同時具備幾種開門特徵,那更是鐵案如山,勿容置疑了。 鑑賞高古玉,最好有自己的標準器(所謂標準器,就是絕對到代的幾件不同坑口的高古玉),多看實物,多查閱資料。 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對照舊氣特徵反複驗證,才能提高鑑賞水平。 但資料、實物再充分,也不可能包羅萬象 。
自人類玉文化產生以來,經確認掌握的東西是相對有限的。 所謂經驗、理論,僅是對已知事物的總結,但包括不了未涉範疇。 也就是說現在學術界的經驗、理論,實際在不斷充實發展,萬不可被原有觀點所束縛,要用發展的眼光,有所發現,有所提高。 尊重別人的意見而不盲目順從,不能別人說什麼信什麼,要多動腦筋、勤學善思,悟出更深層的東西 。
事實上鑑別本身並不神秘,神秘的是故弄玄虛的各類心態,把事情弄的複雜化了。 對一些撲娑迷茫的事,只要肯下功夫,有悟性,慢慢都能理清。 自古天下無難事,只因代有恆心人,勤奮磨礪方為上,藝成報國志凌雲。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每日頭條:從沁色鑒識古玉